天氣冷心思思想吃點味濃的。惦念火腿的醇香,翻兜06年的舊文,之前曾在我另一個blog出現過:
近日又重看第N次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,迷失於令人目眩神馳的武功的同時,更讓我嚮往的是蓉兒的家傳祕製佳肴;君子好逑湯、玉笛誰家聼落梅、燻田雞腿等,其中「二十四橋明月 夜」材料最懸殊。其實說白了只是平凡不過的雲腿蒸豆腐,嘴刁的黃蓉竟然把豆腐球鑲在原條火腿裏蒸,火腿的甘香自然通通都鑽進豆腐裏頭去了。
據説金華火腿的腌製始於八百多年的北宋時期,北宋末年的抗金名將宗澤更被譽爲腌製火腿的祖師爺。北 宋嘉佑年間出生於金華一個農民家庭的宗澤在嘉佑六年當上進士,出任河北舘陶縣出任縣令。宋金開戰後,極力主戰的宗澤被調任到曾失陷過的磁州當知州。為了抗 金而大量招兵,要讓士兵們都能吃得飽,宗澤盡量購入了大量活豬,問題是生肉不便存放運輸,於是他想起了用家鄉特別的腌製方法去處理豬肉。但可惜磁州長年受 到戰火洗禮,活豬供不應求,宗澤便命士兵到後方的金華東陽一帶購買活豬進行腌製,再運往前方作軍糧之用。在宗澤管治下的磁州兵精糧足,祝捷連連,大挫金 兵,而金華百姓們自家出品的火腿也因此而名滿全國。
一條標準的金華火腿可分爲五個部分 - 火爪,火瞳,上方,中方,滴油。其中上方的肉質最好,可用作薄切大片,蜜餞火腿等。中方肉可用作切絲或條,火瞳則大多是作燉料連皮食用,但要注意火功一定要足。餘下的部位可與其他材料混合燉湯,那湯頭鮮得嚇人。
興起weekend燉一鍋火腿雲吞湯祭祭五臟廟先得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